七月份,院线电影《戏台》在一众欧美大片中突出重围,取得了不错的播放成绩 。
其实这部电影只需要一个原因就能打动观众。那就是在春晚舞台上曾连续多年大放异彩的小品表演艺术家陈佩斯首次担当导演,倾心打造。
七十一岁的陈佩斯不会在晚年自砸招牌,更别提很长时间不再出演小品的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将其说成充满情怀的复出之作也不为过。
可换言之,时代在变化,陈佩斯所奉行的那一套老喜剧演员的表演方式或许早已脱节。至少首批进入影院的观众反馈,这部电影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同于预期。
在一众老牌小品演员中,大多数人因为种种原因都选择体面地从舞台上退场,有的因到了退休年龄、体力和精神无法再适应极快的表演节奏;有的因失去年轻时的创作能力,愿意将最好的一面留在观众的心中。
只有陈佩斯,在离开春晚舞台后这么多年里,似乎一直没有停止继续折腾。
在喜剧演员这条路上走了那么久,几乎圈内没有人会怀疑陈佩斯的表演功底。
可数年前,一档采访节目中,当主持人问出那个犀利的问题时,观众还是被调足了口味,迫切想知道这位元老级艺术家的答案。
问题是,为何陈佩斯实力这么强劲,却多年没有拿到任何奖项,还因为和电视台打官司而连累了自己一身清白。
陈佩斯的答案是自己干干净净,其实这番话也从侧面印证了娱乐圈的水很深,靠着关系和背景上位的人不计其数,甚至连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奖项也未必没有水分。
这番话撕开了圈内的遮羞布,也让大众针对陈佩斯的讨论更加沸沸扬扬。
有人认为他假清高,实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更多人信赖陈佩斯的品性,呼唤他重新回到舞台,让近年来发展态势明显疲软的喜剧界风气重扫一新。
其实,虽然陈佩斯这些年没有再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私下里却一直演话剧、搞活动、培养年轻演员,几乎没有懈怠过。
或许因为观众的呼声太高,最近两年他的出镜频率明显提高,年过七十之后,陈佩斯的心中尚有热血,愿意为自己的梦想重新一搏。
《戏台》这部电影似乎就是陈佩斯正式回归大荧幕的标志,为了拍好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喜剧作品,陈佩斯几乎将家底全都掏了出来,请了姜武、尹正等实力派演员,还不甘心只做导演,亲自上场拍戏。
兜兜转转,很多人都被浮华迷了眼,可陈佩斯似乎还是老样子,古板、执着,一丝不苟,永远用最真诚的心对待喜剧,也永远怀揣着最饱满的热情表演。
因此,当预告片一出来,不少观众都表示十分欣喜且期待,究其根本,大众苦喜剧作品久矣,可市场却久久没有推出像样的题材。
这回,陈佩斯站了出来,拿出十足的诚意,组建了最合心意的团队。而且这部剧本早先曾多次被陈佩斯在话剧的舞台上演绎,对于其中种种人物变化他早已驾轻就熟。
只是,适合拍成话剧的故事要改编成电影还是很有难度的,起初接连吸引的几家投资商后来纷纷撤资,为了完成拍摄,陈佩斯只能自己用资金补上。
为此,他甚至不惜抵押了自己家里的别墅,耗尽半生心血也要还原最好的戏台,从服饰到道具,没有一件是粗制劣造的。这似乎正应和了陈佩斯毕生的艺术追求。
在这部电影中,他饰演戏台班主侯喜亭,唱了一辈子戏,也琢磨、痴迷了一辈子,原本该享福的年纪里,却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滑铁卢。
由姜武所饰演的军阀在看过戏班里的《霸王别姬》这出戏后,结合自身处境有感而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就是想让班主侯喜亭重新修改剧本,把原本的悲情结局改掉,故事中没渡过河徒留遗憾的西楚霸王在他眼里,不应当殒命,而是要重展军威,凯旋而归。
而原本自刎而死的虞姬也要活着,见证楚霸王是怎么打下江山的。
隔行如隔山,想要借这出戏大展宏图的军阀势力虽大,却实在不懂戏,硬是要把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的根基毁掉。
这一要求落在侯喜亭眼里简直算是大不敬,可那时四处战火连天,军阀当道,他为了明哲保身,也为了保住戏班,起初确实在各大势力中周旋,想寻求两全之法,期间还制造了很多独属于陈佩斯的笑料。
可无论再怎么回旋,最后侯喜亭也难以有两全之法,大时代背景下究竟是要守住自己的性命和名声,还是护住这出戏,成了他最困难的选择,也在整部电影的播出过程中牵动人的心肠。
其实,这出戏是陈佩斯不仅唱给剧中各色性格鲜明的角色,还唱给观众听,更是唱给自己听的,这个戏台既搭在剧组里,也搭在陈佩斯的心里很多年了。
他似乎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讲讲心中那些对于艺术的坚守和执着,却苦于没有门路,如今将心中喜爱的故事搬上更大的荧幕,不喜欢哗众取宠的陈佩斯也特地和影片中的演员们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结语:
这足以证明,他比任何人都要爱这部作品。
上映在暑期档,猫眼预测《戏台》最终票房成绩或将超过3亿,对一部喜剧电影来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成绩了。这里面有陈佩斯的坚持,还有无数尚对戏曲有追求的人的难以割舍。
【陈佩斯《戏台》:变的是世道,不变的是风骨_中华网】
【陈佩斯在电影《戏台》中讽刺了谁 权力对艺术的碾压_中华网】
正好配资-正好配资官网-正规炒股配资-网上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